学生交流分享
赴丹麦参加SmartGridComm2018会议交流心得体会——郭振纬
时间:2018-11-08 来源:研究生思政办 编辑:yjsszcse 访问次数:486

IEEE SmartGridComm智能电网通信国际会议是智能电网领域的一个顶尖会议,每年聚集了全世界各地各大高校智能电网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研究探讨智能电网领域的最新前沿发展。今年是第九届会议,在丹麦的第三大城市奥尔堡举行。

1029日上午,会议如期举行。会议首先邀请到了奥尔堡大学的Frede Blaabjerg教授为我们作主旨报告。他向我们介绍了未来能源系统中的电子器材的挑战和机遇。在未来,不仅仅电网需要迎来革新和发展,成为新一代的智能电网,电子器材也需要飞速发展来应对能源系统的变化,如何研究设计电子器材使得其可靠稳定高效,成为了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在Frede教授的报告之后,会议分为了四个不同内容的子会,内容包括智能电网中的安全攻击和隐私保护,通过通信实现的能量监测与控制,智能电网中的区块链等等前沿的研究成果。所有与会者根据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自行前往不同的会场。

在不同的会场,我聆听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对电网领域一些问题的研究成果,收获颇丰,了解到了不同的实验室解决科研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指导,对自己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其中,来自丹麦技术大学的Peter Anderson等人完成的研究工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研究了电动汽车用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价值,在实际中的充电站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可以有效地帮助平衡稳定电网功率,使得电网稳定可靠。在未来,电动汽车必然会替代燃油汽车成为主流的交通工具,电动汽车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当下的热点。

我有幸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做口头报告。我研究的问题是大规模下的需求侧响应快速管理。需求侧用户可以根据市场电价,通过转移用电功率来节省电费。然而,随着需求侧用户参与市场规模不断增大,而市场电价变化频繁且计算资源有限,需要研究快速可靠的算法来完成需求侧管理。传统的一些算法,如内点法,属于集中式算法,不适用于大规模问题,而对偶分解法而严重依赖步长的设计。通过研究,我提出了一个算法可以快速可靠地完成需求侧响应管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受邀做报告,心里难免紧张万分。在报告过程中,我一开始有些紧张,但是随着介绍到自己的研究工作,我就感到很自信,讲话也流利了起来。在报告过程中,与学者们的讨论交流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前沿知识,收货满满。在此次会议中,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从业人员,均做了充足的准备。提出的问题以及共同讨论的问题都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也让我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

短短的五天时间,我有了许多收获。总结如下,第一,学习到智能电网领域最前沿的知识理论。参与此次会议的人员来自世界各地,学者们分享自身研究项目,让我充分了解到目前各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弥补了我在该领域知识储备的不足。第二,培养了自身的独立性。这次我是独自一人来到奥尔堡这座小城市,刚出机场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坐车去市区,最后鼓起勇气询问了路人才知道。这次一个人的异国旅行,让我变得独立坚强了许多。第三,弥补了文字表达能力、英语口语能力方面的不足。在参与此次会议之前,我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准备讲稿,以及练习做演讲。但是到了会议现场,反正自己还是不能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研究工作。希望以后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出国交流机会,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第四,欣赏了北欧国家的自然风光,城市建筑,感受了欧洲人文艺术以及生活习惯等等,能明显地感觉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社会体制和国情。这次国际会议让我充分地开阔了眼界。

衷心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提供宝贵的交流平台,希望以后自己努力科研,能够有更多地机会和国外的学者交流探讨。



图片4.png 图片3.png

图片2.png 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