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0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表
各位同学: 为进一步做好我系200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尽早发动,全面统筹,经研究,现将关于加强组织开展200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预通知公布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央16号文件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学习落实温总理给浙大学子的回信精神,紧密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五四爱国运动90周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等历史契机,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进一步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立足浙江、面向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社会观察,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拓展实践途径,创新实践形式,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二、活动主题 实践成才 青春报国 三、活动内容 以“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西部、面向海外”为四大方向,组织全系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观察、形势政策宣讲、灾区重建、红色教育、社会调研、专业实习、农村支教、军营体验、社区服务、企业帮扶、挂职锻炼、科技支农、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服务、防艾抗艾、环境保护、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弱势群体、农民信箱应用与推广、回访母校、走访校友、勤工助学、就业实习、出国交流等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 为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示范带动,扩大效果,今年我系将动员广大本科生和研究生,继续点面结合,重点组织策划开展以“七个结合”为核心的社会实践计划: 结合进一步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五情”教育,继续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创意实践行动,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与实践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活动。 结合重大事件纪念,大力开展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五四爱国运动9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特色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观察与调研、走访名人、图片展览、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活动,深刻认识党带领人民60年艰苦征程,切身体会改革开放30年巨大变迁,激发大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热情。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在新世纪的重要意义与时代精神,弘扬大学生以祖国为荣、为祖国服务的爱国主义精神。 结合继续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回信精神,更大力度鼓励支持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国情,上好“不可或缺”的一课。进一步开展“深入浙江百县千村”新农村服务计划,进一步加强与学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湖州、杭州、舟山、绍兴、龙泉、象山等地的沟通交流并开展实践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村官挂职工作和“三农”志愿服务,倡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深入广大农村开展包括赴贫困地区“三支一扶”(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农村环保科普行等在内的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价值观。 结合服务西部开发与建设,开展“走进西部、服务西部”志愿服务计划、青春建功第二故乡行动计划和情系灾区志愿服务计划。积极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鼓励大学生赴灾区开展以援建为目的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浙大西迁办学点的合作建设,重点面向浙江龙泉、江西泰和、贵州湄潭、广西宜州等浙大西迁点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并大力开展“青春建功第二故乡行动”, 加大扶持力度,开创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弘扬求是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暑期赴西部下基层开展“三支一扶”实践活动。让浙大学子走进西部12个省、区,深入了解西部基层状况,切实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服务西部发展。 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力开展大学生挂职锻炼实践成长计划。选拔优秀大学生骨干赴基层挂职锻炼(包括大学生村官挂职、乡镇部门助理挂职、企业挂职等)。整合社会资源和优秀校友资源,举办 “优秀青年企业家进浙大”、“优秀校友回浙大”系列活动,大力聘请社会知名成功人士和成功校友作为优秀大学生骨干的实践导师和校友导师;推动优秀大学生骨干海外交流实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大学生骨干在实践中更好成长成才。 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力开展“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拓展企业资源,加强产学研联系,促进校企共建。在部分知名企业和校友企业建立浙江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我校大学生以社会实践小分队形式深入企业调研实践;围绕大学生就业实习和企业所需,积极开展大学生赴企业开展暑期挂职锻炼实习实践活动;探索与开拓大学生赴企业挂职锻炼和就业实习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着力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推动更多大学生的就业发展。 结合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建立与维护机制。大力巩固、完善、拓展教学实践基地、就业实习见习基地和勤工助学实践基地、大学生挂职锻炼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海外交流实践基地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各社会实践基地的紧密联系,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校外浙江大学大学生实践导师聘任工作,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三、实施要求 1.全面发动,精心组织。 成立控制系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系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和具体计划,及时研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全体同学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社会实践。 2、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1)系团学联组建1-2支小分队。 (2)各团支部组建申报小分队数量不少于1支。 (3)各党支部组建申报小分队数量不少于1支。 (4)研究生团支部根据实际情况申报小分队。 (5)个人可自行组织同学申报社会实践小分队。 (6)原则上要求本科生都要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参与暑期实践的研究生数不低于学系研究生总人数10%。 五、申报要求 各团支部和各学生组织要在5月4日前将申报立项团队的申请表的电子稿以打包形式电邮weihongyu1989@zju.edu.cn主题注明:××(专业)xx(班级)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表、或xx(学生)xx(专业班级)xx(联系方式)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请表。学院将根据各团队申报情况,挑选确认控制系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并推荐优秀团队申报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 联系人:丁立仲 联系电话:0571-88206435 电子邮箱:weihongyu1989@zju.edu.cn 控制系团委 2008年4月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