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德才兼备、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未来领导者
二、培养对象
控制系在读学生(本科生或研究生),08级有志于进入控制系学习的同学,同时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校级学生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青年素质发展中心、学生社团联合会等)主要学生干部;
系级学生组织(团学联、研究生会)主要学生干部;
党支部委员、班长、团支书;
以及在学术、文体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大学生。
三、培养方式
构建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对外交流等培养环节,进行个体成长规划和实践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和尊重主体、阶段培训和长期培养等原则,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贯穿强调德性之美的品德教育,强调社会责任的人文教育,强调应对挫折的情境教育,强调主动创造性的自我教育。
理论培训:以周为单位,分专题进行,开展读书交流会、大学生涯规划、公文写作、社交礼仪、案例分析、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探讨。
实践锻炼:以作为老师助手、承办具体活动项目、挂职锻炼、企事业单位实习、志愿者活动等为主要形式,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深化为自身内在的阅历和经验。
对外交流:采取与校内外优秀学生组织开展工作交流、参加境内外各项培训活动、向上级组织举荐等方式促进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四、培养规模
选拔学员10-15人,以一年为培养期限。
五、培养标准
1、优秀的思想品质
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向着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
2、杰出的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端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从知识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独特性把握知识体系。富有钻研精神、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充分延伸浙大的“求是”精神。
3、优雅的人文情怀
在学习工科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领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注重仪表礼仪,拥有优雅的人文情怀。
4、卓越的能力素质
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学会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执行力。
六、选拔程序
为了切实保证我系优质生源能够参与“青马工程”,学系将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遵循规范的选拔程序,面向全体学生,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出真正的精英。
1、自主申请
团委在系网站发出通知,有意参与“青马工程”的同学均可下载填写。
2、面试
由系相关领导、老师、学生干部组成考核组对面试者进行考核,最终确定10-15名学生为“青马工程”的学员。
3、淘汰制度
学员经过一定时期的培养,要严格按照学员自身表现和辅导员、学长的评价,淘汰不合格人员。
七、学员考核与激励机制
(一)学员考核
1、日省吾身
每位学员要根据自己制订的阶段性计划,对照“青马工程”的相关要求,经常性地反省不足,切实做到日省吾身、及时改进。
2、季度小结
学长每季度要对指导对象进行一次综合评价,指出其各方面的不足,给出可行建议,预定努力目标。
3、学期小结
辅导员、学长、学员自身根据学习成绩及其他各方面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价,对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要共同讨论并及时解决,对获得的成果与优势,要总结经验并再接再厉。
4、学年总结
辅导员、学长、学员自身回顾一年的生活历程,正视功过得失,对照一年前制订的阶段性计划,评价计划的完成情况,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大学四年的总体规划。
5、考核手册
考核手册真实记录学员每个阶段的表现,也作为表彰和淘汰的重要依据。
(二)激励机制
1、表现优秀的,在学校“2+2辅导员”、“1+2研究生支教”、境内外交流、推荐就业等方面以学系名义优先选拔、推荐。
2、在符合学校、学系基本条件基础上,优先评定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学金。
3、各方面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的,优先参加党校培训、发展入党。
4、邀请优秀校友、表现突出的学长以专题报告会、沙龙等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指导,提高学生骨干综合素质。
5、根据学员工作能力和意向,学系提供各种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岗位,在宽阔的舞台上进一步发展提高。
(三)淘汰制度
严格按照“青马工程”相关标准,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淘汰制度。
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报名,下载附件中的报名表并填好,于4月28日前发至magicdaiwei@zju.edu.cn,在标题中注明“姓名_青马报名”字样(报名表见附件)
控制系团委
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