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本科生班集体建设,增强浓厚的集体凝聚力,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充分展现控制学子活力风采,控制学院以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决定开展本科生班级风采大赛活动。
一、 面向对象
控制学院本科生14、15、16级全体班级
二、 比赛时间
2017年10月-2018年4月
三、 比赛形式
本次班级风采大赛采用比赛积分制,采用平时考核和最终答辩相结合形式。根据班级建设活动类型,平时考核分为班风营造、学术交流、文体活动三个板块,每个板块有规定必做项目及加分项目。最终答辩将采用展示和答辩相结合形式。
(一) 平时考核
1、班风营造
班风营造指的是通过设计班级标识、组织建设活动等塑造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高度代表班级自身的集体文化,充分反映了班集体的精神风貌。本次比赛“班风营造”板块有必做项目及加分项目:
(1)必做项目(10月):
班徽(必须设计):大小为半径3cm的圆形。要求上交班徽的电子稿(jpg格式)和班徽的意义说明(word文档)。
班服(必须设计):款式任意,图案自己设计。上交班服的电子稿(jpg格式)和班服的意义说明(word文档)。
(2)加分项目:
班歌(自愿设计):要求原创,自己填词。上交曲谱及歌词(pdf或word文档)。
班级制度(自愿设计):班级为方便班级管理及促使形成良好的守纪氛围建立明确的有关班级学习生活的成文规定。例如制定班规班纪、班级“约法三章”、记录班级日志等形式。提供相关文件或执行记录。
2、学术交流(10月-来年4月)
学术交流指的是围绕本专业开展的交流知识、学习经验、成果相关活动,本次比赛有必做项目及加分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必做项目:
学术诚信教育:规定班级召开至少一次学术诚信教育主题班会。(11月、1月)
专业学习交流会:规定班级根据学习阶段实际情况开展至少一次有关专业学习交流分享会。比如14级毕业设计经验交流,15级科研训练经验交流,16级专业认知交流等。开展方式不限。(10月-来年4月)
(2)加分项目:
其余活动:班级围绕控制专业学习开展的辩论赛(11月,学院举办)、模拟毕设答辩等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
3、文体活动(10月-来年4月)
文体活动旨在丰富控制学子课余生活,展示控制学子青春活力的精神风貌。本次比赛的“文体活动”分学院和班级两个层面开展。具体内容如下:
(1)必做项目:
控制学院面向全体本科生开展的文体活动均为必做项目,并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如拔河比赛(10月,学院举办)、趣味运动会、各项球类运动比赛、棋类比赛、摄影比赛、创意大赛、英语类比赛(单词拼写、配音、演讲等)等。
(2)加分项目:
加分项目主要指的是班级内部面向全班同学开展的文体活动。比如歌手大赛(11月,学院举办)、读书观影分享会、户外素拓、你画我猜、歌曲类比赛等。
(二)最终答辩
班级风采大赛最终答辩由展示+答辩形式开展。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自己班级本学期集体建设情况,展示形式不限。展示后针对评委的提问进行答辩。评委由老师及学生代表组成。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四、 考核细则
1、本次班级风采大赛总成绩=平时考核*60%+最终答辩*40%;平时考核和最终答辩均是百分制。
2、平时考核成绩由“班风营造”、“学术交流”、“文体活动”三块组成;最终答辩成绩=老师评委*50%+学生评委*50%;
3、每完成一项必做项目(学院层面的文体活动除外)即可积10分;学院层面开展的文体活动最终积分按照第一名10分,第二名9分,第三名8分……依序积分。
4、完成一项加分项目视情况加1~10分,加分项目建议在最终答辩中展现,具体加分由评委评定;
5、班主任老师参加活动予以相应加分。
五、 注意事项
1、有关必做项目的证明材料递交、学院文体活动开展、最终答辩等具体事宜由学院党委和本科生思政办讨论决定。
2、比赛具体解释权在控制学院党委和本科生思政办处。
控制学院本科生思政办
2017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