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党委、求是学院各学园党总支、竺可桢学院直属党总支: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广泛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学生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校党委学工部决定在本科生党员中开展以“党旗飘飘”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党旗飘飘”党史故事会。
要求每个本科生党支部以“党史故事会”的形式过一次主题组织生活。可通过创新讲党史、学党史的形式,通过回顾和总结88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史,讴歌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光辉业绩,歌颂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从而激励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进一步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实现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长在党旗下”新党员宣誓活动。
各院级学生党组织在“七一”前后组织本科生新党员宣誓仪式。通过宣誓仪式,希望各位新党员牢记入党誓词,肩负起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责任,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永远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头脑;不断加强专业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工作和学习的排头兵;深入学习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实践温家宝总理回信精神,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装扮我的‘党员之家’,迎接祖国母亲生日”党员创意征集活动
广泛发动各支部党员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共同建设与大家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党员之家”。通过党员创意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党员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信心,增强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各学园“党员之家”要借助广大党员的集体智慧,结合主题教育的良好契机,将党支部活动平台建设提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夯实我校思政教育进宿舍的工作成效。学校将于10月中旬开展围绕党员之家建设的创意评比活动。
四、本科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
号召本科生党员积极参加以“爱在祖国大地”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要求广大学生党员紧密结合建国六十周年、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四川震区灾后重建、浙江大学西迁办学七十周年等历史契机,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党员深入农村,了解国情,树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价值观,传承求是文化,弘扬求是精神,开拓渠道体验“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切实服务“三农”,以各种形式上好“不可或缺的一课”。
五、开展“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奖”评比活动。
在本科生党支部中开展“党支部建设创新奖”评比活动。参评党支部应围绕自身建设,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重点总结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党支部创新活动,以及2008年以来各党支部开展的支部建设活动或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做法,具体要求如下:
1、主题鲜明。参评的支部建设创新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紧扣学生党员能力提升、素质提高和成长成才实际,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内涵。
2、富于创新。参评的支部建设创新活动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支部工作机制、方法、载体和活动方式、内容等方面有新突破,积极探索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有效途径。
3、适宜推广。参评的支部建设创新活动应具有较高的党员参与程度,成效明显,能形成相应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并具有较好的跨学科推广价值和交叉借鉴意义。各院级党委(党总支)可报送本科生党支部1个以上。此外,各院级党组织均可参评组织奖。
(1)各院级党组织开展“党旗飘飘”主题教育活动简要总结,如申报组织奖的还需报送《浙江大学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活动组织奖申报表》。
(2)参评项目应形成书面材料并填写《浙江大学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奖申报表》,后附参评项目详细介绍及支部自身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
(3)参评项目有关图像资料(照片、录像、党员体会等反映项目实施效果的材料);
(4)介绍、宣传参评项目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