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9日早晨8点20分,浙江大学控制学院“两学一做”教育学习培训班的队伍从杭州出发,历时7小时车程,顺利到达中国红色圣地、革命摇篮——江西井冈山。
稍作休整,全体成员便换上红军服,以全新面貌迅速进入培训状态,前往江西干部学院参加开班式。江西干部学院院长助理葛亮、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党委书记王慧分别致辞,并一同授予班旗。井冈山之行号角正式吹响!
激情教学紧随其后,一行28人分为3组,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28团(南昌起义部队),第31团(毛委员部队)和第32团(井冈山当地部队)。短短10分钟内,3个团群策群力、分工协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代表选举、职务分配和团歌、团徽、团训创作,并以团为单位一一上台展示。
“最初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最崇拜的革命英雄是谁?”“如果在战场上即将牺牲,你最后一句话想说什么?”——老师对每个团随机发问。今天的想象问答,却是当年每一位红军战士每天所面对的、光荣又残酷的现实。学员们回答各不相同,却同样情真意切、慷慨激昂。最后,在老师带领下,大家唱起一首又一首红色歌谣,致敬当年在井冈山上指挥作战的毛委员和广大军民同志。
今夜,我们来到井冈山。从1959年至1995年生人,此次控制学院28名学员的年龄跨越了5个年代。但这一夜,我们从师生、同事和同学转变为同一种身份——战友,彼此了解、信任、支持。陌生不再,留下的只有与战友热身活动中的欢笑、与同伴分享革命情怀的感动和齐唱红歌时、万众一心的力量。
温故知新,砥砺前行
7月10日,培训首日上午,在江西干部学院,全体学员聆听了题为《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专题讲座。讲座历时2小时,谢耕教授分阶段详细讲解了井冈山斗争史略、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要求,以细节刻画了共产党人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画面,解释了井冈山为何能被赋予“革命摇篮”“共和国摇篮”如此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井冈山精神是一切共产党人精神的源头,它不会过时,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谢耕教授如是说。他强调,新时代条件下,共产党人要始终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用于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尤其高校应对的来自意识形态的挑战;矢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增强宗旨观念、不忘初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设。
下午,学员们身着红军服,迎来首次现场教学——参观八角楼、黄洋界哨口,和首次体验式教学——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两小时,山路蜿蜒崎岖。学员们从课本到现实,第一次真正走进了井冈山。结合上午的讲座所学,切身体会到我党早期艰苦的无产阶级革命奋斗史。
进入毛泽东同志旧居八角楼,大家无不感叹其简陋与昏暗。而毛泽东同志正是在这样极其有限的条件下,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八角楼的灯光中,从点到面,深入全面分析当时革命的局势,“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总领全局,勇于探索,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指导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砥砺前行。
登临黄洋界,终于明白毛泽东同志为何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叹。听老师讲述黄洋界保卫战中军民结合、激荡人心的斗争策略,正是我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才使革命火种得以保留、延续、燎原。毛泽东同志更为此写下了著名词《西江月•井冈山》,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众志成城、无惧波折。
信仰之火,可以燎原
7月11日,迎着清晨的骄阳,全体学员身着红军服来到荆竹山,以军训拉开了培训第二日的序幕。在教官的带领与指导下,学员们个个严肃专注,俨然一位位新时代红军战士,展现了浙大师生党员的端正态度和良好风貌。
雷打石——我军纪律发祥地,就在不远处向大家召唤。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是在此定下了红军军队的“三大纪律”,对加强军队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团结劳动群众,具有重大意义。按照三个团的性质,学员们通过情景还原的形式、以团为单位站在雷打石上,齐声宣读了自己制定的在工作、学习、交友方面的“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并一同宣誓、坚决执行。
截至此时,虽然培训刚刚过半,但学员们在过去一天半里的团建成效、已在随后的红色拓展训练得以考验和展现。3组学员兵分两路,扛起步枪造型的木质水枪,进行模拟军事对抗体验,并沿当年红军行军路线穿越河谷山林、救护伤员。“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很快,但想走得远,则需要一群人”——团队作战中,团结协作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体验式教学,让这股并肩作战、共同进退的精神,扎根在心。
下午,学员们回到江西干部学院,聆听红军后代授课团讲述的“红色故事会:追忆前辈的人生坐标”。本场“故事会”由龙开富少将的女婿赵延平老师和开国少将萧锋之女、原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萧南溪老师主讲。赵延平老师讲述了龙开富少将从为毛泽东同志挑书做起、逐步学习成长为开国少将的经历。“一头是马列主义思想重任,一头是党和人民的工作”,赵老师用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趣事描绘了龙开富少将朴实又伟大的“挑夫”精神。
萧南溪老师则以父亲萧锋少将的日记为主线,通过回忆湘江战役、淮海战役等重要战役,重塑了英雄背后的一幕幕艰难险阻。萧老师娓娓道来、声情并茂,述说了萧锋少将怎样为记录宝贵的战斗历史、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炮火中不忘保护日记,退伍后仍坚持创作、并自费奔波整理的壮举,令学员们热泪盈眶。最后,她提醒当代党员——信念决定行动,不把小事当作形式,才能正确实现人生的价值。当得知我们来自浙江大学,萧老师还亲切地与学员们合影交流,并表示有机会希望来到浙大、为广大师生面对面讲述这一段峥嵘岁月。
夜幕降临,学员们赶赴“三送红军到拿山”的拿山乡,观看了大型革命斗争实景演出《井冈山》。作为情景教学,演出再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当人的顽强斗争和军民情深。第二日培训圆满结束。
红色永不褪去,传承井冈精神
7月12日上午9时,全体学员在江西干部学院以参加 “互动教学:井冈山精神代代传——访谈老红军后代、井冈山建设者”,开启培训第三日、也是本次井冈山培训课程的最后一日。
首先代表老红军后代的是石草龙——原井冈山垦殖场农工,现江西干部学院保安部保安。其祖母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同志。石草龙讲述了父亲石来发与祖母曾志之间令人动容的故事,一同讲述的还有历史的见证者、井冈山博物馆原馆长李春详。作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曾志同志从未利用职权为寄养在井冈山的儿子谋求半点特殊待遇,全靠石家人用自己的双手辛勤耕耘。
第二位老红军后代,是甘祖昌将军和龚全珍老人的孙女甘红梅。她曾在深圳、温州、江苏等地打工,做过仓库管理、检验员、文员等工作,现在萍乡经营花店。甘红梅讲述了二老如何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付诸生活实际、把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大公无私的精神融入家庭教育。甘祖昌将军因公伤后遗症、主动放弃组织授予的荣誉和地位,毅然回乡务农,也因此被人民亲切地成为“农民将军”。妻子龚全珍老人,主动要求进养老院帮忙,直至八十高龄还热心于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
听完二位讲述,在场学员纷纷感慨。如非特别介绍,二位平凡朴实的身份实在难以让人联想到显赫的家世。大家无不为为革命先辈们纯洁的革命精神和朴实清正的作风感动,这也正是心怀天下劳苦大众的他们、给予家庭最珍贵的礼物。
第二篇章——“传承”,两位现当代井冈山建设者登场。一位是坚守井冈山偏远小学的上海知青杨洁如老师,用知识将一个个农门少年送出大山,自己却深深扎根于这片红色土地。当她被同伴搀扶着、步履蹒跚地走上讲台,台下响起热烈的致敬掌声。另一位是“80后”敬老院院长张志敏,十九岁时便担任井冈山敬老院院长。他承诺:为每一位无子女的老人养老送终,并十几年如一日践行所言,以此回报家乡。这实实在在的井冈山精神,令在场学员热泪盈眶。
结束互动访谈,学员们前往小井红军医院进行现场教学。从建立的不易、如何克服日常艰苦条件到最后130多位伤病红军全部壮烈牺牲,老师向学员们讲述着往事。其环境之简陋、历史之残酷,令学员顿感沧桑、唏嘘不已,更被红军战士们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深深震撼。参观完毕,学员们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和曾志同志墓前默哀悼念,并齐声庄严宣誓。
下午,学员们前往井冈山烈士陵园,悼念在此长眠的近五万名红军烈士,而其中无名烈士就有三万多名。在庄重肃穆中,学员们向烈士默哀悼念、敬献花圈、鞠躬致敬。在雨中,学员们打着伞,听老师讲述那一段段革命先烈的悲壮历史,不时抹着眼泪。碑林、纪念碑和雕塑园参观,令一个个英雄形象栩栩如生。
离开井冈山烈士陵园,标志着本次控制学院井冈山“两学一做”学习培训日程的全部结束。学员们回到江西干部学院,举行结班式。学院党委书记王慧和副书记丁立仲先后进行总结,对本次学习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在学习中受益良多,表达了对江西干部学院的感谢之情、和对于我校师生能将收获化为动力前行的希冀之意。
梁军教授、李青青老师和姚毅同学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作为60年代生人,梁军教授首先讲述了他的井冈山情结和几日学习体会,并以一首自创《西江月·井冈山》致敬毛主席,意气风发、文采斐然;李青青老师以青年教师的视角,将井冈山精神与自身相结合,表达了学习革命先辈的坚定决心;姚毅同学则将习得与竺校长的两问联系,从学生党员角度阐述了对自身责任的理解。
江西干部学院副院长黄书华随后致辞,并真诚幽默地就学员们在井冈山学习期间提出意见、建议和问题进行交流。最后,学院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全体学员在班旗上签名并合影留念。
7月13日早晨,浙江大学控制学院“两学一做”教育学习培训班队伍乘车驶离井冈山。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所以,井冈山之行并没有结束,它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将把所学所感真诚分享、并传达给未能一同前来的同志,各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分享活动将陆续展开。我们也将牢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努力工作、学习。从井冈山汲取的力量将时时提醒我们: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做新时代井冈山精神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