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活动简讯
浙北大地学党史,控制光电担使命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光电学院党史教育主题活动
时间:2021-06-08 来源:思政办 编辑:lintianyi 访问次数:3007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向纵深,5月27日,控制学院和光电学院的三十余名师生来到被誉为“江南小延安”的长兴煤山镇江南红村,寻访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激励师生们坚定理想信念,接续奋斗,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图1.JPG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是师生们此行的目的地之一这栋清代咸丰年间的民宅是曾经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的司令部。建筑左侧的广场,是粟裕将军的骨灰敬撒处,右侧矗立着硕大的新四军战士、坦克大炮雕塑和“NA4”纪念丰碑,见证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

图4.JPG 

纪念馆内共有三个展厅,史实翔实,史料丰富。威震东南的战斗胜利史深得民心的军队建设史,再到独立自主的生产发展史……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把师生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峥嵘岁月和夺取伟大胜利的光辉年代。

图3.JPG 

虽然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已经远去,但是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一代代传承和发扬。为此,全体师生来到宣誓厅,在鲜红的党旗前再一次举起右手,立下自己对党忠诚的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表达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愿望。

 宣誓.png

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怀着继承先烈遗志、践行革命精神的坚定决心,师生们来到纪念馆前广场,在新四军雕塑前整齐列队,向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敬献花篮向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英烈们表示深切哀悼!向参与中国革命伟大事业的前辈们致以崇高敬意!

献花.jpg 

为了更好发挥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这一“鲜红资源”,让更多师生从“红色根脉”中汲取精神、智慧和力量,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光电学院将与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依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打造思政教育新阵地,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图2.JPG 图9.JPG

参观纪念馆毕,师生们来到一旁的会议厅,九十二岁高龄的中国革命老战士刘玉玺为大家一堂生动的革命历史课。刘玉玺老战士,15岁加入新四军,历经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西南战役、抗美援朝等100余次战役战斗,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亲身参与者与见证者。

图5.JPG 

战斗、饥饿、死亡、胜利……刘老神色激昂地追忆了那段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在大别山中,他不断找部队、跑情报。在上甘岭战役中,“随手抓的一把土里有十多个弹片,一截被烧焦的树木上嵌满了弹头,整个上甘岭几乎没有一把完好的泥土了”,这场惨烈的战役,永远铭刻在刘老的记忆中。最后,刘老借科学技术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勉励在场的同学们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中指出,新四军老战士们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更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借由此次活动,师生们看到了新四军战士们在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深厚的爱国之情令人感佩。青山绿水小延安,革命历史记心间,控制学院本科生吴震宇同志对此表示,“在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中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也再一次学习了革命前辈们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围坐.png

浙北大地学党史,控制光电担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控制和光电学院全体师生定会守护这一抹红色,从新四军的光辉历史中获得启迪,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图8.JPG 

 

 

/陈子安、林恬逸、张曼华

/笔锋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