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对外交流
我们在英国学习人工智能——2019本科生英国暑期主题交流项目回顾
时间:2019-11-11 来源:本科生教学办 编辑:bksjycse 访问次数:414

詹姆斯·冯·布雷达·瓦特,改良纽科门蒸汽机,奠定蒸汽机时代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泰斗。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写下麦克斯韦方程,成为现代电磁理论的基石,第二次工业革命鼻祖。

 

阿兰·麦席森·图灵,破解恩尼格密码,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第三次工业革命巨擘。

 

工业4.0时代:ARM设计的处理器架构覆盖目前全球90%的智能手机,DeepMind研发的阿法狗打败了所有人类围棋手。

 

是的,他们都来自英国。

 

 

        2019年7月7日至7月19日,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八名本科生在张建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英国,分别在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和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聆听人工智能与工业4.0(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y 4.0,AIIF)相关课程,参访人工智能知名企业,全方面多维度领略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

 

 

课程篇

初窥人工智能殿堂

        抵达英国的第二天,同学们来到了帝国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玻璃钢筋构成的现代建筑物乍一眼看去似乎和这古色古香的南肯辛顿市区有些格格不入,但就像土色石砖边梅赛德斯跑车,百年历史雕像边的时尚年轻人们一样,又显得格外的和谐。这种和谐,来自于建筑上厚重的历史气息,来自于厚重的学术积淀,也来自于包容拓展的人文精神。横跨帝国理工主校区只需5-10分钟的自行车程,但这不妨碍其位于英国大学三甲之列。

1.jpg

       在帝国理工Prof. Björn Schuller 的引导下,充实而硬核的9个课时的课程让我们初窥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当前发展现状及理论基础,工具与应用。AI的基础结构CNN、RNN,以及一系列机器学习的基础algorithm如SVM, KMM, K-Means, GMM,AI在医疗、音频视频处理、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原本仅仅是一串字符构成的专有名词,但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逐渐变得轮廓清晰起来。而Schuller教授作为AI领域的领军者,他的耐心、对待每一个人的good will, 是值得大家用心去体会与追求的。Schuller教授在授课中也一直充满着激情,非常注重课堂互动。Schuller教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会穿插很多与我们交流的环节,如结合生活开玩笑:“你要是让程序一直输出下雨,在伦敦正确率能达到90%”。


体验英伦学习模式

  英国的学习方式从第一天上课起就正式开始了。课堂之初,老师就告诉我们“What you need to learn”,真正的学习其实是在课下的自主学习,或通过研讨会(seminar)来获取新的认识。例如Schuller教授为我们主讲的几堂课,信息密度极高,我们也深深地被教授的广博学识和创新思维吸引。即使教授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但每堂课都融入了的几乎涵盖所有传统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和应用的知识,还是有些过于饱和,还需进一步消化理解。于是,也就是从第一天起,便开始了白天上课做笔记,晚上完成学习报告小组讨论的学习节奏。

2.jpg


取经西方剑桥

 在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工程学院的院士Prof. Chris Lowe为我们讲授了人工智能与智能医疗的相关知识。但不同于之前几位授课老师的在一个知识点上不断深入的授课方式,Prof. Lowe授课涉及到的领域更多,对医疗健康现阶段与未来的功能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Prof. Lowe还向我们科普了很多关于智能医学的基本知识。例如,疾病的导致原因、不同国家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排名以及一些尖端的治疗疑难杂症的研究。一堂课下来,我们感到仿佛打开了关于智能医学和人工智能的新的大门。只有在多领域知识都有汲取的情况下才能够打开对单个领域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在这样一个各种层次多点开花的科技世界,要想让世界进一步前进,就需要各种领域知识的交叉运用。

之后的课程里,Horsley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工业4.0时代经济和制造业的变化,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物联网的应用以及剑桥相关技术和制造研究所的介绍与贡献等等,通过视频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工业4.0的发展现状。

剑桥的课程充分展现了这座底蕴十足的学术殿堂几百年来一直葆有的对知识与生产力、热情与创造力以及尊重与包容。在被剑桥学术氛围深深吸引的同时,控院学子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把握。

4.jpg


闻牛津二三事 夺比赛一二名

        行程倒数第二天,AIIF2019学员们深入牛津。早上,在牛津大学未来人类关系中心Dr. Armstrong的引导下,大家对人工智能和人类关系进行反思与探讨。Dr. Armstrong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方面的专家,主要贡献在于将道德伦理嵌入人工智能发展之中。与他合作的人工智能企业在业界享誉甚高,其中也包括研发出AlphaGo的Deepmind团队。Dr. Armstrong采用苏格拉底式问答法循循善诱,先鼓励同学们大胆地猜想,再介绍相关理论和模型展示如何对猜想进行验证。课堂的主题也与前几天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6.jpg

 

         最后一天,分布在6个不同小组的8名控制学院的同学和各自来自浙江大学其他学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组员一起,参与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展示比赛。比赛的主题涵盖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既是对两周学习的概括总结,也是对学员们继续知识探索之旅的启迪。

        在比赛中,各小组的组员相互协作,想象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应用、分析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力的可能;评估生物银行对人类隐私权的侵蚀、思考人工智能是否仅为少数人赋予特权;展望无人驾驶普及后的生活状态、探讨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方式的改变。展示过程中,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希冀,俨然已经找到了发展的方向与奋斗的勇气。


7.jpg 

知名机构参访篇

 

        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外,同学们也探索了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机构,与企业技术人员和高管对话,零距离体验人工智能科技的研究前沿和应用的魅力,窥见世界顶尖的技术发展,探索智能科技的迭代更新 。


Microsoft Reactor London

        自2016年微软成立AI部门,微软在AI领域的应用实现飞速增长,十几年之后重新超越苹果成为市值第一。Microsoft Reactor是Microsoft支持技术类初创企业的一个大手笔。

        我们也有幸参观了The Microsoft Reactor London,同学们一进来就感受到了微软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在这里,我们还参加了两场研讨会,本次会议的参与者都是一些从业十几年的专业领域人士,他们在这里分享他们的想法并且共同研讨。在演讲者进行分享的时候,台下的参与者经常性地与演讲者进行互动,或互相提问与解答,或活跃气氛,交流氛围十分友好。

 微软也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但是我们没能够全心全意的享用这些佳肴,因为我们要好好把握机会向到场的大咖们学习取经。这些大咖们也非常乐于与我们进行交谈,我们的谈话内容遍及学术、政治、生活、旅行、职业规划等,在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8.jpg 

Thomson Reuters

        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是世界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之一,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128个国家运行。路透提供新闻报导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并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同时路透也提供和彭博类似的金融数据终端,拥有着仅次于其的影响力。

我们也前往汤森路透,聆听汤森路透研发部总监Dr. Jochen Leidner对人工智能的洞见。Dr. Leidner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的许多应用实例,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能够通过对以前相似案例来估算企业的债券价值,还可以分析公司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其相对的概率。特别有意思的是,路透社为了拿到最新的资讯,会运用AI来分析人们的社交软件信息,从而捕捉全世界的最新动态。结合多年的科研和企业经验,Dr. Leidner也一针见血地指出,AI的本质是依据数据进行训练计算,最终达到分析预测的目的;AI的目标永远指向不远的未来,宗旨是为我们的后代谋福祉。Dr. Leidner对于实际问题的数据化处理思想令我们大开眼界,他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激励着我们在将来的学习领域用实践探索的AI运用的奥秘。非常幸运的是,Dr. Leidner还给了我们他的名片,说有实习意向或者想要交流都可以找他,面对面的交流之后再进行的Email联系会是我们从弱联系到强联系的重要一步,要多和大师前辈沟通,总是会有惊喜和收获的。

 

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OUI)是牛津大学的孵化器。OUI是世界一流的盈利性技术创新公司,全英第四大PCT专利申请者(2014年),也是欧洲最大、全球排名第16位的大学PCT专利申请者。

        在OUI,我们的学生代表首先向中心介绍了浙江大学,随后中心管理人员向我们介绍了OUI的基本情况,也邀请了OUI近期孵化的最具潜力的创业者们来为我们分享他们的创业项目。各个领域五花八门的创业项目让同学们耳目一新,也为同学们打开了新的思路,牛津人在academia和entrepreneur的身份中自由转换。 

9.jpg

ARM

ARM总部位于英国剑桥,是全球最大集成电路核心知识产权提供商。目前,全球逾95%的智能手机都基于ARM的架构设计,所有的iPhone和iPad都使用ARM芯片。不同于独揽个人电脑CPU霸权的英特尔,ARM的特点是自己不生产,而是通过出售芯片技术授权来获取专利费,这让ARM拥有高达95%的超级利润率。要知道,这家AI时代芯片巨头,是孙正义押下了人生最大的赌注,于2016年7月斥资约322亿美元收购的公司。

 

 ARM公司的窦博士为我们讲述了ARM的发展历程和他对于技术层面未来发展的看法。尤其他讲到奇点(指数增长的机器智慧超过线性增长的人类智慧)的概念,他认为20年左右奇点就会到来,届时机器将会具有自己制造的能力,我们这一代将在壮年时期见证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通过聆听ARM高管的讲座,我们了解AI时代芯片巨头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了解ARM芯片设计及产品研发等。

 

项目尾声

从见证者到创造者身份的转变,需要的是控院学子不懈的坚持和不断的学习,不能仅仅把视线停留在学好眼前的课业,而更应该真正关注这个世界前沿发展的点点滴滴。

尽管这次赴英人工智能交流项目只有短暂两周,但是控制学院的同学们在习得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与技术;领略世界最新的人工智能相关应用与发展前景的同时聆听了学界前辈们的声音并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随着对人工智能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也找到了未来奋斗的方向——为谋求更深刻的人类幸福……

 

2020寒假项目预告

        时间更长,资助力度更大,课程内容更丰富的暑期AIIF课程进阶版,寒假英国机器学习与大数据课程(MLDS)已上线。课程时间2020年1月19日至2020年2月15日,为期四周,报名方式见学院官网通知:http://cse.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055813&object_id=113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