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晚上6点30,控制学院第59期文心沙龙活动暨“互联协作-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发展新态势”论坛在工控新楼501举行,期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何玉庆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于智能机器人的理解,阐述了互联协作的技术内涵和重要性,并和大家在有关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相关问题上展开了交流。
首先,何玉庆老师分享了沈阳自动化所最近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沈阳自动化针对陆海空天地不同类型无人平台,所提出的无人系统自主行为体系、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对沈阳自动化对未来的规划。
随后,何玉庆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机器人与互联网的关系,机器人战争以及无人车的运用,从而引出了“互联协作”的概念。机器人技术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正将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和生活中。也正因为传统的机器人发展已经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依托机器人之间的互联协作,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机器人可以动态接入互联网作为移动端口,可以一起协同进行表演,这些新领域的发展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巨大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何玉庆老师将机器之间的互联协作进行了拓展,分析了人与机器的关系,机器人也将与人类进行互联沟通,基于此,人与机器人的关系、相关的法律及道德困境等问题也应运而生。何老师详细的阐述“互联协作”的技术内涵和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并介绍了要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对未来的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了展望。
最后,何玉庆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机器人跨域协同的案例,展示了空中飞行机器人与地面移动机器人之间的行为协调,能力互补,也提出了在感知和行为两个层次,地面和空中机器人协同在感知和行为两个层面所面临的严峻的技术挑战。
活动期间,同学们积极的向何老师请教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获取了智能机器人,互联协作,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拓宽了眼界,也感受到了机器人世界的魅力所在与未来的前景,大家都各有所得。本次活动在热烈活跃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文/王睿 摄影/史坤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研究生会
2019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