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吴经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简单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今天的参观内容。首先我们进入了设备检验实验室,这里主要对生产出来的照明设备进行各种检测实验,包括绝缘性实验,雷击实验,高温高湿实验和光照分布等。这些都是照明设备出厂检验的基本实验。大家都觉得平时使用的照明设备感觉很简单,没想到从生产出来到真正走向市场流通,这其中经过了很多道检验关卡,为的就是保障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可以放心使用。
接下来,我们走进了LED照明设备生产线。吴经理一一介绍各个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LED散热部件的生产。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清洗,涂料,添加骨料,烧结,封焊等主要过程。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为LED光源提供重要的散热保障,从而使得LED光源可以稳定的发光。因为是第一次参观工艺流程,大家都十分好奇。博士生刘薇询问整个烧制过程是如何保障涂料可以很好地粘结在散热部件内部?吴经理解释这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几个步骤之一,涂料的粘结跟涂料颗粒的大小以及烧制的温度等参数有关,严格控制这些关键的参数指标就可以很好地保证烧结质量。硕士生徐赛龙提出作为传热介质的水是否可以改换成其他物质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吴经理肯定了这个想法,但是他也提出,由于散热部件安装位置接触高温,其他导热介质如酒精等如若泄露很容易引起火灾,虽然可以通过散热部件的密封保证内部导热介质不会泄露,但是这种方法还是存在潜在风险,因此水作为导热介质是最为安全可靠的。
走出生产车间,我们又来到组装车间。经过加工后的产品最后汇总到一起进行最后的装备。车间内员工紧张而有序地将一套套设备组装成功,送入最后检验处。这里虽然和开始参观时的检测相同,但由于是在生产线上进行检测,速度和自动化颇为重要。吴经理介绍到,原本进行完整的出厂检测需要三四个小时之久,但是前不久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后,整个检测过程压缩到一个小时,大大提高了效率。
整个参观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完全从理论的象牙塔走出,进入了实际工业生产。虽然理论仍然很重要,可是很多实际问题是理论克服不了解决不了的。因此我们需要加以变通,有效抓住理论和实际要点,紧密结合才能将我们掌握的知识应用,创造出价值。
文/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