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毕业季即将到来,趁师兄师姐离开实验室前,理应汲取他们的科研应聘经验。
季一丁师兄被大家戏称为“数据挖掘季(机)”,对数据挖掘岗位的实习与应聘经验丰富,他以自己暑期在百度的实习为例,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求职之路。师兄所在的部门是流量质量控制部,主要工作内容是甄别出流量作弊,维护广告主的利益。接着,从背景分析、数据调研和分析策略三方面入手,季一丁师兄着重介绍了自己实习时做的“异常refer离线挖掘”项目。除了项目,师兄介绍了他工作外的生活,由于同事多为80或90后,因此大家娱乐活动很多,相处容易。然后,师兄根据自己的求职经历,向师弟师妹提了一些应聘建议。他建议大家要早准备简历,并要不断丰富修改;如果想求职于互联网岗位,最好先学习一门基础语言和数据结构基础,研二下可以着手找实习,在实习期间要虚心好学。最后,师兄希望大家要保持自信,积极对待困难,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明年可以拿到理想offer。季一丁师兄分享结束后,其他师兄亦作了补充。翟鑫达师兄强调了简历和面试细节的重要性,谢振宇师兄则介绍了专业相关岗位的求职经验。
写PPT作报告是每位研究生/博士生在科研之路上的必备技能,如何通过讲解PPT让别人快速理解自己的科研内容,这其中包含很多技巧。刘鑫同学是组内的一名博士,经常参加学术会议报告自己的科研成果。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刘鑫提出要结合应用的场合和面向的对象,制定PPT的结构与框架,不要照搬学术论文模式,思维不能混乱、绕弯子。关于PPT制作的细节,刘鑫主要强调了框架和文本的重要性,要清晰清楚,提炼关键字,聚焦主题,突出重点。对于学术报告,要守时,提前演练准备,开场要有吸引力,主题不要太细节。报告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声音,学会和听者眼神交流。
不管是学术报告的PPT制作与演示还是求职应聘,都是每位同学必须面对的事情,但其中一些细节却往往被大家所忽略。通过这次活动,低年级同学从师兄们身上学习到了相应的知识与技巧,收获颇丰。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都能走好自己的科研路,拿稳自己的工作offer。
文/刘袁龙
图/刘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