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专栏
简讯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简讯专栏
“园林中的控制之旅”——记嵌入式自动化科研小组跨学科交流活动
时间:2015-07-05 来源:研究生思政办 编辑:yjssz 访问次数:791

    201572,我院自控信息系统与嵌入式技术科研小组开展了跨院系学术交流活动。在组长祝武明的组织下,一行人来到位于紫金港校区的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荧光检测实验室,交流有关检测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次交流活动以课题组近期研究方向——水污染中蓝藻检测——为背景,以了解学习农学院的荧光检测方法与设备为形式,旨在扩宽课题组同学们的视野,促进科研学术发展。

首先,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张兰同学带领大家参观了设施作物生物学实验室。张兰同学为大家讲解了实验室的双通道荧光仪。该荧光仪通过水晶探头,检测叶绿素的荧光强度,生成荧光强度曲线,从而表征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张兰同学详细地为讲解了该设备的组成部分、使用方法以及用途。见识到这些既陌生又熟悉的仪器设备,大家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积极提问,尽力深入了解该设备的用途和检测原理。此外,据了解,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相关设备可在全校借用,如有需要可以联系该院的师生。

接着,张兰同学带我们来到985科研平台,为我们讲解平台的荧光成像设备。该设备是从德国采购的,它可以隔离植物的外界光源,对植物进行打光,生成植物图像。通过植物的荧光成像,我们可以获知植物的叶绿素分布和数量,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在这里,我们课题组的同学积极与张兰同学进行交流,并且分享了我们课题组目前的研究进展,得出结论该设备一定程度上可用做蓝藻检测的辅助手段。

随后,我们参观了LED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培育了西红柿、拟南芥等多种作物,可自动地调节光照时间、温度。我们课题组的同学们询问了植物的品种、生长特性、实验目的。最后,张兰同学带我们参观了紫金港校区的温室。这是由我们控制系戴连奎老师和光电系合作的项目,在温室里部署了一台荧光成像设备。该设备可在平面内自由移动,对植物进行多角度荧光成像。在我们参观的同时,光电系的同学在使用该设备进行实验。我们课题组的同学向光电系同学交流了有关荧光成像检测的光学原理。交流中获益良多,如果要将荧光成像设备用于蓝藻检测,水反光的特性会影响到检测精度,需要针对该特性,对荧光成像设备进行改进。

通过这次科研小组活动,我们对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植物荧光检测设备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使我们对荧光检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我们的蓝藻检测的科研有了重要的启发作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科间的互动交流,可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对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后,自控信息系统与嵌入式技术课题组还会多组织类似的活动,以促进学科间的交流。

文——祝武明

图——陈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