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信息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科研小组联合网络传感与控制课题组在教九227举办了“我走过的科研路”科研经验分享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课题组双方交流科研经验与心得为主要形式,旨在通过相互学习以及对对方课题组研究内容的了解拓宽大家的科研思维,提升团队成员的科研技能,从而促进课题组的学术科研发展。
网络传感与控制课题组的陈积明教授举荐了课题组里的两位科研达人——舒元超博士和柴博博士作为合作方交流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作为刚完成毕业答辩的“新鲜”博士,两位师兄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积攒的经验和总结的心得显得尤为丰富和深刻。柴博师兄先和大家分享了他直博期间的科研学术经历,讲述了他从社团骨干、创业者到潜心学术的科研博士的选择过程,并给大家传授了他的科研方法和心得。柴博师兄将科研定义为创造性地解决重要问题。他认为做科研首先要有态度,需要认可研究的价值并将这份认同感化作科研的动力,而科研论文就是对所做研究中解决的问题以及使用的工具的总结。针对如何发现重要问题以及寻找适合的工具,柴博士也给出了具体的解答。除此之外,他还结合自己博士期间的经历以及课题组的培养机制,给在场的师弟师妹在如何促进科研进展上提出了建议,比如抓住学校对外交流机会、建立个人网页方便他人追踪你的科研成果等等。最后,柴师兄总结了他的科研心得。“做学术就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学会与压力相处”等等一些金句不仅让大家醍醐灌顶同时也让大家倍受鼓舞。紧接着,舒元超师兄开始了他的分享。元超师兄将如何写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作为了分享的重点。他清晰地罗列了写论文过程中需要做的Do’s和避免做的Dont’s,给大家论文的写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元超师兄也同样强调了交流对于促进科研进展的重要性。他建议大家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和老师、同学以及校外国外的科研人员交流从而拓宽自己的学术思维,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两位师兄对于科研的热爱和价值的认同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大家都踊跃地向两位师兄请教科研问题,两位师兄的解答也让大家受益匪浅。
随后,赵海峰师兄作为我方代表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科研小组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通过赵师兄的讲解也加深了与会的对方代表对我们实验室的认识和了解。两个课题组还就各自的研究方向、实验室的培养模式以及促进实验室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相吸取了对方的经验。会后两个课题组的与会成员更是留下了联系方式,期待以后长期的交流和合作。
文——李弦
图——马冶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