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三周的筹备工作,控制学院第三届单片机大赛于2015年6月5日晚在碧峰团辅室拉开帷幕。在历时两天的激烈比赛当中,选手们将巧妙的设计的思想和制胜策略通过一行行代码转化为对单片机小车的精准控制,在巡线地图的方寸大展风采。
赛况的激烈程度在6月1日开放调试时就可见一斑。晚上6点半就已经有参赛选手入场等待调试,短短15分钟之内又有更多的选手陆续前来,即使是因为晚上有课而不能准时到场的选手,也在9点下课之后匆匆赶来。第一天大家的调试成果并不理想,因为预设的代码与小车实际的控制状况有所偏差,即使是转弯也十分困难。场地上所有参与调试的选手充分发挥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友好风范,讨论商议之声不绝,充分的交流也使调试更加有效。接下来的几天,大家经过互相帮助和学习,逐步稳定转弯的性能,测试小车通过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的表现,并进行比赛的预演;团辅室也由原计划的9点关门,延迟到9点半、10点,甚至是凌晨1点。参赛选手们不谢的努力正是本次单片机智能小车比赛成功举办的关键;让同学们从实践中学习并有所收获,也正是本次比赛的重要目标。
在继承前两届单片机大赛经验的基础上,本次比赛采用了创新的累加得分赛制,并设置归一点使累加器清零,这使得同学不仅要编写巡线程序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路径和制胜策略。地图上还设置了奖励点,无论比赛队伍得分多少,凡是经过奖励点都能拿到纪念奖品。使比赛中因各种原因没有发挥最佳水平或是编程基础稍差入门较晚的同学也能有所收获,更好地激发了同学们参赛的积极性。比赛中每支队伍有两次比赛机会,工作人员在计分表上画出小车寻线的路径,并计算总分,参赛人员签字确认后成绩生效,既保证了比赛结果的公正,又有利于参赛选手们发挥最佳水平。
本次参赛的选手们都为最终的比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因为比赛当天的各种现实因素,有的队伍不幸发挥失常与奖品失之交臂,而有的队伍则延续了调试时的水平,实现了所有预设的功能。来自电气14级的“对面的学妹看过来”队在比赛中连续经过19个得分点,获得了190分的高分。与之相应,有的队伍则面临莫名的烦恼,比如来自计算机学院的队伍则发现他的程序烧录后与设定相反,而且转弯时存在较大幅度的抖动,最后只好作罢。但无论比赛表现如何,相信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对单片机编程和应用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深入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收获。
随着最后一组选手的小车到达终点,本届单片机小车大赛的常规赛程也落下帷幕。赛后,团学联学术部的同学对各组的得分进行了统计,并确定了最终的一、二、三等奖名单。以190分的高分斩获第一的是来自电气14级的李宜珂和陈昊文;紧随其后获得二等奖的是来自控制13级的揭路;而喜获三等奖的是来自工信14级的彭思达和航空航天14级的潘如晟。6月11日晚,由控制团学联的工作人员为以上的获奖选手举行了颁奖仪式。本次单片机小车大赛圆满结束。
文/控制学院团学联学术部
图/控制学院团学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