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5日,浙江大学一年两度的传统毅行活动拉开了帷幕。为了延续浙大求是学子向抗日烽火中的西迁精神致敬的传统,为了踏寻杭州群山绵绵迤逦的自然风光,控制系1302班研究生在班长杨波的带领下,毅然踏上了毅行的征程。同时,班委们还策划并组织了以毅行途中的人和事为主线的“大放毅彩”摄影活动。早上8:00从玉泉毅行碑出发,翻山越岭,途经一道道羊肠山路,历时7个小时抵达浙大之江校区。铺陈满地的落叶,青翠欲滴群峰磅礴的远山,摩肩擦踵的求是学子,以及回荡在群山中的歌声和笑声,是毅行路途中最美的风景。
循着北高峰的步履,绕着美人峰的妩媚,山道弯弯,峰回路转,我们在前行的路途上相互鼓舞,同伴的支持永远是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刘志祥用自带的小音箱为我们播放音乐。在毅行途中,我们与另一个更加勇敢的自己不期而遇,看清自己心灵深处的呼唤和跋涉,这样的场所怎能没有音乐响起?我们在这些混杂着清风香味和满山落叶气息的音乐中,听出了遥远的味道,唤起我们被城市所尘封的对山路的依恋和对生命的灵感。期间,康岳群和吴威轮流帮助女同学背书包,谢振宇为整个队伍带队,组织委员祝武明热情地与大家分享随身所带的零食,班级御用摄影师翟鑫达为大家拍摄了诸多珍贵的照片。此外,大家将毅行途中的美景和人都用相机或者手机记录了下来。即使山高路远又何妨,即使饥饿夹杂着疲惫席卷而来又如何,班级好友间的凝聚力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将这些艰险一一吞噬,我们始终为1302班的团队精神所骄傲。由于1302班的团结和欢乐气氛,毅行途中,其他班上的三个同学以及另外四个路人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越过美人峰,忽见颇得庄严古韵的寺庙围墙,满目的暖黄色调,伴随着倾泻而下的正午阳光,让我们有了进一步探寻深藏于林间山谷的“法喜寺”的动力。沿着阶梯拾级而上,不久便惊现白云笼罩下的“法喜寺”,处处皆是精巧静谧,移步换景,处处都堪入画,的确堪称清修之佳地。生活委员张有陵和班长杨波为班级同学购买了门票和饭票之后,大家便在被称为“浙大第七食堂”的法喜寺就餐了。满满的一碗青菜木耳豆腐,质朴平淡,让人心安。我们带着城市里五味杂陈的风味而来,带着最平实温馨的一碗回忆离去。
离开了法喜寺,我们便重新踏上毅行的征程。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穿过那山风凉爽,树木葱郁的山峰,“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在我们面前毫无保留地呈现。气韵开阔,大气从容,龙井村四面群山叠翠,云雾环绕,俨然一副绝世的风景画。漫山遍野的绿色茶树,充盈着我们的视线,惊叹声此起彼伏。我们闭上眼睛感受风中的茶香,感受这种突破语言与意识藩篱的传奇与美轮美奂。
九溪十八涧是毅行途中最大的惊喜,我们倘若爱丽丝般游走在梦一样的九溪。最让人动心的,便是那美得让人心痛的斑斓溪水与鹅卵石。行走在大自然的馈赠中,无论是怎样一种方式,都是温情刻骨的回忆。
最终,我们于2:30左右抵达浙大之江校区钟楼,完成了此次毅行之旅。每一个陪伴我们走过毅行之路的人都值得感激。毅行之路的美好与难忘,丰盈如桃林风卷过花瓣雨,无尽可数。也许,只有在曲折的山间小径,我们方能远离城市的喧嚣,将所有的不安与躁动缓缓抚平,忘却营营,让沉迷于繁华的缱绻幻梦之心早日清醒。每个人都将难忘他走过的每一道山路,属于自己与山水的那些刹那,任谁也夺它不走,任时光的利刃也不能消磨那常驻心中的感动与瞬间。毅行之路,本身就是一场对心灵的修行与净化。很多浙大校友重走毅行路,一遍又一遍,除了锻炼身体,除了领略浙大与杭城的美景,除了向着最深处的内心行走,当然最珍贵的是毅行路中友人或是陌生人无尘的微笑和明亮的双眸。这些比美景更加不可或缺,比阳光倾泻在脸庞的感觉更真切,比山谷中长久回荡的歌声与笑声更令人心安。
毅行,是一场向着内心深处的远行,也许很短暂,但曾经那么勇敢过的你,曾经那么可爱那么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你,曾经用心去走近大山怀抱的你,曾经无悔地将汗水挥洒在山路的你,曾经与那个终生相伴却不曾谋面的自己擦身而过的你,将在躺在摇椅上垂垂暮年的你的心中留下永不后悔的印记与微笑。毅行的意义,大抵如此吧。
同学制作的毅行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I5NDY5MDA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I5NDg1MzU2.html
1302班 杨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