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2日,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隆重召开。到会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蔡鹤皋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吴澄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仿真与控制中心王子才院士、东北大学自动化中心柴天佑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王天然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陈杰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贾英民教授等13位委员。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孙优贤院士主持,吴朝晖副校长到会并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吴朝晖副校长在讲话中首先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建立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实验室自1989年批准立项建设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实验室在控制理论、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系统工程与优化、机器人技术等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整体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主要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是“十一五”收关、“十二五”开局的关键之年,他希望在各位委员的指导和支持下,制定好实验室 “十二五”发展规划,共同为实现“创建国际一流实验室”的远大目标而努力。在未来发展方向上,他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一直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密切关注和重点支持,学校将继续为实验室创造有利条件和宽松环境,对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予以积极支持和配合。同时也希望实验室进一步发挥“项目、基地、人才”结合的优势,凝练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学科发展前沿和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提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新能力。
重点实验室主任褚健教授作了年度工作报告,他从定位与方向、人才与队伍、项目与成果、开放与交流这四方面向与会的学术委员会介绍了实验室本年度的概况。并就实验室已取得的EPA、MES和高可靠安全主控系统等重大成果作了详细汇报;最后重点向与会委员介绍了在研扩拟进行的重大方向:太阳能热发电、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仿人机器人和大型高速纸机控制装备等设想。
随后,重点实验室的付敏跃教授、荣冈教授、王文海教授和熊蓉副教授分别作题为“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的最新结果和未来方向”、 “基于数据的生产执行系统软件及其应用”、“高可靠安全主控系统研究”和“智能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
下午的专家讨论会上,各位委员对重点实验室过去一年在队伍建设、科研成果以及研究方向的凝炼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实现原理与方法的重大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的实验平台,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还要注重标志性理论成果的培育,形成国际同行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领某个学科方向的发展;在大力拓展实验室新方向的同时,坚持面向工业主战场的特色。
重点实验室主任褚健教授认真听取了委员们的讨论,表示今后将更加重视开创性、系统性的理论成果的培育,积极鼓励年轻人从小事做起、从兴趣出发,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钻研,做出一批国际水平的理论成果。
控制系
2010年11月17日